Gaokao/作文素材/批判结构.md
2025-03-18 00:24:03 +08:00

2.4 KiB
Executable File

批判结构

  • 伟大自然,不容破坏
    • 自然之于人类意味着
    • 历史+现在
    • 倘若破坏自然就是/发展经济从来不是
  • 国际共识,坚守底线
    • 人类社会的延续,离不开
    • 谴责少数
    • 底线思维,发展逻辑
  • 依法治理,不枉不纵
    • 一些人/国家披着合规合法的外衣
    • 作为普通人
      • 识别(互联网)
      • 学习
    • 有底线才有自由,有边界才有秩序

素材

  • 金句套话
    • 人类必须下决心抛弃工业文明以来形成的轻视自然、支配自然、破坏自然的观念,转向尊重自然、顺应自然、保护自然
    • 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,用之不觉,失之难存
    • 当人类砍倒第一棵树,文明开始了,当人类砍倒最后一棵树,文明结束了。
    • 生态环境灾害,很多时候是自然界对人类盲目破坏行为的报复。当人类合理利用、科学保护自然时,自然的回报常常是慷慨的;当人类无序开发、粗暴掠夺自然时,自然的惩罚必然是无情的。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,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,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。
    • 当经济发展的巨浪滚滚而来,城市化作钢筋水泥筑起的森林,广袤的大地扬起尘埃雾霾,蓝天碧水芳踪难觅,我们的肉体和心灵失去诗意的栖居之地。开头
    • 自然从来不是沉默的,万物有言亦有情。自然是慈母,亦是屠夫。我们收敛自己的自大和无知,不再妄想去驾驭和征服大自然,因为我们深知自己和其他生物一样,都不过是生存在大自然中的一员,共同分享着其中有限的资源。升华
    • 我们一点一滴的行动,虽看似不起眼,却也能化作点点绿意,在自然的土地上生根发芽、不断蔓延,最终还我们子孙后代一个生机盎然的美丽家园。结尾
  • 核心事例
    • 次仁旦达:珠峰的守护者
      • 他是登山向导,亦是环保卫士。他一有机会就给登山者普及高海拔环保的重要性,他的团队也在不断进行大规模登山垃圾清理行动。每一次的清理都像是在刀尖上跳舞,随时都有可能丧命。 为了防止看过视频的人用的都是同样的具体例子,这里把剩下的例子删了。希望同学们能自己搜索,创造属于自己的素材。